台大對我來說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是個完全大學,充滿了各個領域各式各樣的人。 當初我就讀化學系,自然是因為台大化學系匯聚了頂尖的教授與學生,但這也不是化學系的全貌。在我第一次參加家聚(學號末六碼皆相同的各屆化學系學生的聚會),我就發現我們這家不只有頂尖的化學家,還有在公衛、財經、甚至音樂創作領域有長才的人。即便是化學表現依然傑出的人,也有可能有驚人的特殊興趣,例如出國比賽得獎的魔術師。因此化學之夜也是發掘這些人的隱藏技能的慶典。 除了系上的資源與人脈,身為台大學生的好處之一就是有機會到各領域的大師門下修課。我認為影響我最深的課是大一國文。當時剛才高中畢業的我,因為高中班上有太多文采的女孩,我一直覺得文學作品對我來說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焉。但在鄭毓瑜教授深入淺出的新詩與現代小說導讀,一年之後我也得到那把鑰匙讓我可以進入文學賞析的房間裡躲在角落自由玩耍。我也很幸運搶到非常熱門的《鋼琴作品與演奏欣賞》,是音樂所邀請台北教育大學張欽全教授開的。在課堂裡,張老師暢談他的音樂路,與真誠地分享他對許多音樂作品的賞析,讓我在小時候不太認真學過十年琴後,對於音樂作品有完全不同的認識。我也修了南管國寶王心心老師的課,玩了一個學期的二弦。另外台大雖然沒有體育系,但體育師資也是臥虎藏龍,例如黃國恩教授與連玉輝教授,兩位分別是台灣柔道與網球的前國手,連老師還是活躍的現任國家隊教練之一。讓這些國手級的體育專家指導我們這些運動門外漢,實在是台大學生的得天獨厚。每學期選課總讓我覺得又要展開冒險了。 另一個在台大挖寶的地方,便是社團活動了。我延續高中的興趣,加入台大體操社,在那裡認識了很多在台灣稀有的體操同好,大家也一起克服在奧運選手黃金年齡過後才開始練體操的各種困難。我們社團因為不是校隊有些資源上的局限,好在校外也有很多貴人相助。我們很幸運有能力與熱情滿溢的選手願意不計微博代價當我們的教練,雖然沒有自己的練習場地,但其他的頂級學校願意收留我們讓我們跟國手們在同樣的場地練習。這也讓我們有機會認識外校的甲組乙組選手。此外,社團內也不乏其他領域的佼佼者,尤其畢業幾年後,可以在聚會中聽到各行各業的故事,是很棒的充電。若說我大學有什麼覺得可惜的地方,我會覺得自己的社團活動可以更多元一點。 台大與我,是由這些人建立的關聯,在學時如此,畢業後也是。
[台大與我] 林婉珍 1967 園藝系畢
我是民國52年進入台大,當郭會長找我寫台大與我的文章時,我覺得時間久遠,印象已經很模糊了;但是當我回去找到五十年前的照片,過去的回憶一幕幕的回到眼前。看著照片想起以前,自己是多麼的天真、活潑、可愛、無憂無慮。青春真是多麼的寶貴。我非常喜歡”當我們小的時候”這首歌,歌詞裡描述的無憂無慮,牽手同樂的青春時光,並且感嘆青春不長留的心情。 那時候在台大的生活多麼的單純、新鮮有趣。農學院陳列館在我進大一的時候剛完成,我還趕緊跟門口的雕像留下了珍貴的照片。當時我的校長是錢思亮,所以以前畢業的時候在穿學士服在校園遊行後,我們畢業生還有機會跟校長合照。 當時情人們約會的流行地點是在傅園以及椰林大道的杜鵑花下,在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大庭廣眾下要情侶們都要保持距離連牽手都不行,和現在很不一樣。 當時園藝系的實習課需要下田去插秧跟實際耕種,所以家裡面事實上是反對當時的我念園藝系,怕我吃苦。由於我是僑生,住在僑生宿舍,門禁時間是晚上九點,生活事實上比大部分台大學生自由。當時的生活還算寬裕,所以到髮廊做完頭髮後就去老二照相館或是好朋友照相館照相,想要把自己的造型做個留念,所以也才有了現在看到的這些珍貴照片。
[台大與我] 鄧曉林 1984 商學系銀行組畢
我從桃園鄉下長大,高中到北一女讀書時很害羞單純。當時我對台北的花花世界,充滿了好奇。可是當時的重心是念書,為上好大學而努力。剛進入台大時,立刻被自由學風所吸引。也因此展開燦爛多彩多姿的新生生活。 大一時所有的科系都在總區,相較於後來大二轉系到位於法學院院區的商學系,那一年給我非常多且深刻的回憶。我進大一時是社會系.開學不久後在參加台大校慶運動會時,有位法律系同學對我產生愛慕之心。他旁敲側擊打聽到了我的名字。一張知名不具的紙條就傳到了手上。台一冰店就成了第一次約會的地方。到現在還記得那碗紅豆冰的滋味。甜蜜在心頭。我覺得我們蠻聊得來,也有共同的興趣,所以就自然而然走的近了。他對我非常殷勤,我也是個沒交過男朋友的青澀大一女.記得他用腳踏車載我,我側坐在後. 一起騎過椰林大道和校園許多地方,現在想起來覺得那是一個非常美麗浪漫的畫面。當時一起去東南亞戲院看電影,到鳳城燒臘,到醉月湖或傅園.我們還常常跑去男六宿舍旁邊吃傻瓜麵.我住在女一舍325室,他都會在宿舍門外守候.由於常常站崗,因此舍監和我宿舍室友們都認識他。我們有時也會去總圖念書,如果總圖人太多時,就會去新生南路巷子裡的讀書中心花30元台幣點杯咖啡念書跟談戀愛。 那時候的我像是公主一樣被捧在手上然而相對的也被寵壞了.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生日時,約好了要慶祝.我到達約會處時不見他的蹤影.直到半小時後他才出現. 我那時非常生氣,罵了他很久,直待我罵停了後,他才緩緩地跟我說他是去拿我的生日禮物。他買了一支很漂亮的錶,還特別去找店家在錶的背後刻上我的名字. 由於刻字的人交件晚了,所以他才不得已遲到。聽完他說的話,我雙手捧著他給我的手錶,蹲坐在椰林大道旁的草坪,頓時嚎淘大哭了起來 ,內心愧疚無比. 大一就在椰林大道,總圖和家教中度過。雖然忙碌, 但是我還是把功課顧得很好,所以很順利地轉入商學系。 法學院的氛圍和總區比起來,完全不一樣。狹小的校園,同學在不同的教室彼此穿梭。爲了聽名師王志剛,林鐘雄,陳師孟和邊裕淵敎授的課,佔位子搶破頭的情景,處處可見。我一如往昔的在愛情和課業中游走,倒也怡然自得。 愛情終究抵不過時間的考驗。二年後我們分手了。那時候我覺得兩人應該把重心放在功課上,而不是只是彼此。他不能認同我的想法,所以二人開始有了爭執. 還記得我們在法學院紅樓分手那天,他知道我要分手後,非常的憂傷也極力想挽回,但是牡羊座的我固執的頭也不回的離開。回到租屋處後我大哭了一晚,初戀時的兩人是完全的為了彼此而燃燒.因此分手後感受到孤單一人的感覺,不再被捧在手心細心呵護.用生命來全力的付出,讓我體會到了最心痛的失戀,很久都無法釋懷。 大學的後期我想要彌補前兩年成績稍微低落的情況,將我的學校重心放在學業。當時認識了機械系的學長.他是一個十分的務實的人,也把課業放在第一。因此我們當時約會的時間事實上不多.偶爾在總區或法學院區約會.也一起去東南亞戲院看看懷舊電影,像是飄、桂河大橋,巴頓將軍等,兩人的感情生活跟第一段相比平淡了許多。然而交往五年後我決定出國.但他想待在台灣發展.最後也不得放下這段感情,出國尋找我想要的挑戰. 當然帶著情傷孤獨的來到美國讀書還歷歷在目。 多年回頭看,在大學的這兩段難忘的愛情經驗是我重要的人生記憶.儘管結局並非完美,但我完全無悔.盡情燃燒的青春和那熱烈的心靈交流仍然常常讓我怦然心動。人不輕狂枉少年,台大愛情學分修的辛苦,可是是人生旅途必經之路。值!
2016/11/20 Top Golf Youth Networking
[alpine-phototile-for-flickr src=”set” uid=”146782044@N04″ sid=”72157676022226381″ imgl=”fancybox” style=”wall” row=”4″ grwidth=”800″ grheight=”600″ size=”240″ num=”30″ shadow=”1″ border=”1″ highlight=”1″ align=”center” max=”100″]
2016/10/09 克羅埃西亞年度旅遊
[alpine-phototile-for-flickr src=”set” uid=”146782044@N04″ sid=”72157676547802625″ imgl=”fancybox” style=”wall” row=”4″ grwidth=”800″ grheight=”600″ size=”240″ num=”30″ shadow=”1″ border=”1″ highlight=”1″ align=”center” max=”100″]
2016/11/20 校友曹志源教授、雷瑩女士演講公告
[台大與我] 鄭筱盈 2010 生化科技系畢
我在2006年進入台大生化科技系。聽到很多學長姐當初是通過聯考而進入台大的,在我的年代,由於教育部的多元入學方案,所以我是以高三的學力測驗成績,經過書面審核和面試而申請上了台大。由於家裡就住在台北,所以即使上大學,還是每天帶便當,學校忙完了就回家讀書,和當時住在宿舍同學的大學生活相比顯得單調許多。 我很喜歡生物及生化研究,記得自己在高中時參加了生物研習社就非常的有興趣,上了大學後,除了課堂的知識外,我還喜歡自己動手研究,所以大二大三的兩年就去幫系上老師做生物實驗。當時的我很渴望接觸最新的生物科技知識並夢想能夠去加州柏克萊大學參與最新的研究。之後在大三修完畢業學分並申請了當時台大所提供的海外交換學生方案,最後很幸運的來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在美國交換學生的ㄧ年裡,文化的衝擊,多種族的開放學習環境,加州的創業精神,讓我非常的驚嘆。我當時的室友是在美國的第二代華人,她除了專注在學習上外還在網路創業,爾後她得到了天使基金的投資,並被估計她的公司價值可達數百萬美元之譜。另一方面,住在柏克萊大學宿舍的我也終於彌補了沒住過台大宿舍的遺憾,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一起去探險也一起去起鬨。 我這一屆系上約有50人,而男生大約有40位。系上同學的感情算是很好,我大二時擔任系學會會長,幫忙主辦生技之夜,各項系上活動。我也喜歡打排球,所以跟系上同學一起去參加了新生盃、三化共振盃、農院盃、全國大生盃等等排球比賽。偶爾也會跟同學去KTV唱歌,到河濱公園烤肉,或是在系館打橋牌,餓了最常去舟山路旁的”大ㄧ女”餐廳吃飯。 如果真的要說大學時期有什麼遺憾,那可能就是沒有參加社團,因而少了接觸其他科系的人的機會。幸好現在在萊斯大學讀博士班並且參加了休士頓台大校友會,所以也有機會可以不同科系的人,分享彼次的觀點與看法。
2016/10/30 第三屆休士頓海外青年職涯輔導座談會
[alpine-phototile-for-flickr src=”set” uid=”146782044@N04″ sid=”72157675013164312″ imgl=”fancybox” style=”wall” row=”4″ grwidth=”800″ grheight=”600″ size=”240″ num=”30″ shadow=”1″ border=”1″ highlight=”1″ align=”center” max=”100″]
2016/10/08 龍舟比賽亞軍
[alpine-phototile-for-flickr src=”set” uid=”146782044@N04″ sid=”72157675013104762″ imgl=”fancybox” style=”wall” row=”4″ grwidth=”800″ grheight=”600″ size=”240″ num=”30″ shadow=”1″ border=”1″ highlight=”1″ align=”center” max=”100″]
2016/09/27 吳前副總統來訪
[alpine-phototile-for-flickr src=”set” uid=”146782044@N04″ sid=”72157675046159351″ imgl=”fancybox” style=”wall” row=”4″ grwidth=”800″ grheight=”600″ size=”240″ num=”30″ shadow=”1″ border=”1″ highlight=”1″ align=”center” ma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