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4 愛心組織園遊會

2016 年愛心組織園遊會將於7/4/2016 星期一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二時三十分於中華文化中心(Chinese Community Center)舉行。 休士頓台大校友會除響應本次義賣活動擺設攤位及學用品包裝外,亦鼓勵會員們共襄盛舉到場餐與活動。現場除了可以買食物券來採買園遊會小吃外,也可以購買抽獎券來參與抽獎。 活動所有義賣所得將用來購買學用品贈送給Park Place Elementary 的學生。詳情請參閱本文附加的活動傳單。

[台大與我] 王筱雯 2004 日文系畢

冷氣壞掉的這幾天,開著窗吹著電扇回憶起大學新鮮人時期住的大一女舍(前研二舍)。 大一女舍是顧名思義住戶全是大一女生,當時的寢室在五樓,也是該棟宿舍的頂樓。夏天沒有冷氣本來就熱,頂樓更是熱到不行,回寢室一打開門就像打開電鍋蓋一樣,一陣潮濕的暖風迎面而來,人好像都要蒸發了。更刺激的是….晚上還要睡在電鍋裡!除了寢室裡原有的吊扇,一人一把電風扇,一覺起來依舊滿頭汗。看來我在德州酷暑依舊可以穿長袖在戶外走跳,大概就是從那時候訓練來的吧。除了沒有冷氣,大一女舍也沒有電梯。有幾次氣喘吁吁爬到五樓準備打開房門,才發現自己忘了帶鑰匙!敲了敲門室友都不在,用欲哭無淚都不足以形容心中的悲憤。因為這意味著我得回到一樓跟宿舍阿姨借備用鑰匙,爬上五樓開了房門後再回到一樓還東西,接著再爬五樓回寢室。當時常跟朋友笑說,住大一女舍一年的運動量,大概比高中三年加起來都還要多。 然而在這麼悲催的環境住上一年,卻是住校生活裡最開心的時光,因為當時的室友都實在太可愛了! 四人生活習慣相近互相尊重,來自不同的系所卻興趣相投,常常聊天聊到欲罷不能三經半夜不睡覺,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我們說人不爆肝枉大一;家人打寢電的時候其他幾個還會加入話題跟著一起聊,哪個周末返鄉了總會記得帶土產回來;某次一時興起還在bbs上聯手作弄了共同的學伴,可惜水球紀錄都不見了,只記得後來對方好像惱羞成怒了; 其中一人放在走廊上共同冰箱裡的布丁被偷吃了,其他三人一起出餿主意想辦法整治小偷。到台北負笈求學前,四個女孩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溫室花朵,而就在這同吃同睡的一年裡,學會了獨立生活。在那小小的一室四隅,建立起革命般的友情。 可惜升大二時一定得重新抽籤換宿,四人各奔東西。我搬到了當時號稱設備最好的女三舍,寢室又在一樓,跟大一相比生活條件真是優渥許多,然而跟新室友們的交流互動卻沒那麼多。也許是大二後社交圈向外拓展,待在寢室的時間變少,也不是因為合不來,彼此之間客客氣氣禮尚往來,只是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會一開門就迫不及待跟其他人分享今天發生的雞毛蒜皮小事,人不對了氣氛就是不一樣。如今怎麼樣都想不起住了三年的女三舍的寢室號碼,卻一直記得那年在大一女舍住的是512室。在人生第一次離鄉背景總有不安,在像浮萍一樣找不到自己定位的小大一時期,是512室給了我歸屬感,而且是很有溫度的歸屬感(都快中暑的溫度XD),才會在記憶裡如此深刻吧。  

2016/06/04 健康講座

世華工商婦女會美南分會以及臺大校友會、華裔醫師協會、華人石油協會、林西河堂和中山女高校友會舉辦「更年期問題及預防醫學 – 女性荷爾蒙的陰陽平衡對健康之影響」健康講座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美南分會主辦,臺大校友會、華裔醫師協會、華人石油協會、林西河堂和中山女高校友會共同協辦於6月4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至四時,將於僑教中心展覽室舉辦健康講座,會長羅茜莉特別商請國際健康基金會總裁范伽玲博士引薦具有生理學博士、曾兼任美國一所大型醫療公司休士頓區醫務縂監及醫師會主席長達十八年,對養生與抗老化县有頗多的經驗與獨到的見解的毛志江醫師。以及美國婦產科學會院士, 德州醫學會會員代表,休士頓華裔醫師協會基金會主席暨凱施診所婦產科資深專科的陳良駒醫師,針對一些常見的更年期問題,強調預防醫學主題「更年期問題及預防醫學 – 女性荷爾蒙的陰陽平衡對健康之影響」講座。 由於一般人認識女性荷爾蒙只有一種,就是所謂的「動情素」(Estrogen)。而不知道還有另外一種很重要的荷爾蒙稱為「黃体素」(progesterone)。動情素對細胞組織俱有促進分裂生長的作用。而黃體素則對此俱抑制作用。所以如同中醫對身體内的很多功能都在乎陰陽的平衡。身體內的動情素和黃體素交相運作並且相互制衡,也就正符合了中醫對生理健康的隂陽平?的觀念。毛醫師將從現代醫學結合中國醫學的隂陽理論對女性身體健康作一些有實用價值的分析。 講座免費入場,歡迎大休士頓地區朋友,尤其是女性僑胞踴躍參加,不但可以認識自己身體結構,更能懂得如何注意保養,愛護自己,散發魅力,活出健康。有任何需要諮詢者,請聯絡 (832)818-5566或 (832)655-7598。

2016/05/14 BBQ Party

[alpine-phototile-for-picasa-and-google-plus src=”user_album” uid=”114310457437800269795″ ualb=”6285117394439426241″ imgl=”fancybox” style=”wall” row=”4″ size=”400″ num=”100″ shadow=”1″ border=”1″ highlight=”1″ curve=”1″ align=”center” max=”100″]

[台大與我] 郭原宏1998土木畢

我是1998 年土木系畢業,2002年土木所結構組畢業的郭原宏。台大六年的薰陶,將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南部高中生,變成了一個對自己有主見,對未來有期待,並勇於質疑和批判社會或制度上的問題的台大人。 猶記得仍沉浸在考上台大的輕飄飄的感覺時,立刻到台中成功嶺報到並和其他台大新鮮人一起擠澡堂、睡上下舖的日子。下成功嶺後我住進了汀洲路的男八宿舍熱,當年這是男生宿舍裡最新的建築。除了有電梯外,學校在我大二時就裝了光纖網路,當時網路速度就可以達到每秒100MB的速度。台大多元豐富的選課和社團活動震撼了我過去單純讀教科書的習慣,並逼迫我要去探索自我的方向甚至去追趕那無限可能的校園經驗。 第一次進入校總區的舊總圖讀書是一種極大的震撼,圓拱型的挑高屋頂,綠色玻璃的檯燈,黏貼了三層桌面的老桌子,兩側高大的日式窗戶 – 光想到許多厲害的人都曾經坐在同樣一個位置讀書就讓人肅然起敬,也自我懷疑自己是否會有追趕上前人的機會。 在舊體育館的游泳池修了兩次的冬泳,在攝氏十三度的低溫還是依然下水;上了雙人舞,並在期末正式在一場表演舞會上盛裝上場。排球場上的系排比賽、籃球比賽、到成大和中原大學的大土盃,那烈日下的蒸氣和永不放棄的拼鬥精神,揮灑著青春生命和汗水,從而讓我結交了一群大學摯友。 台大人的創意和才華永遠讓我驚訝,土木之夜和各系之夜的精彩,總覺得舞台上的表演勝過電視上專業演出;還記得自己在視聽小劇場裡領略星空的奧秘和古典音樂的賞析;也還記得在學生活動中心裡聚精會神地聽當時聯電董事長曹興誠的領袖演講。 台大附近吃吃喝喝的東西總是讓人容易想念,鳳城吃燒臘,台一吃冰,在新生南路的麥當勞點個大麥克和大杯可樂讀書聊天,吃完後逛學校附近的書店是種冒險和享受,覺得台灣的知識都躲藏在台大附近的巷弄裡等待有緣人的發掘。 學生家族聚會或是聯誼時當時時興到Pub 喝酒、或是泡沫紅茶店聊天。當時很多店裡都有塌塌米和大靠枕的可以讓人或坐或臥的聊上一晚。也還記得當時上貓空喝茶、夜衝陽明山、到淡水吃阿給、到碧潭划船,熬夜一晚後到永和吃早餐的瘋狂。 上大學時學長姊總是不忘提大學三學分 – 課業、社團、愛情。 琳瑯滿目的社團往往帶領你認識各式各樣的人,有吉他社、國術、魚服、熱舞、跆拳、易經、動漫及其他三四百個不同的社團。我當時參加雄友會,專門負責高雄人的聚會,並安排各種出遊跟聚會的活動。 愛情與生活,轟轟烈烈的愛情是那時候大家的追求,總是在排隊等那全宿舍僅有的兩支公共電話,看每個拿到電話的人綿綿細語的對另一頭傾訴思念,似乎另一方是林黛玉已守候多年。 大學的生活有時候空閒的時候很多,當時學長姐常引用傅思年校長說一天只有21小時,因為有三個小時是需要思考用的名言,走在校園,或在宿舍水塔頂樓看天空,想像著人生的虛無飄渺,思考著生命的意義、愛情的道理、宇宙的奧秘、和太多不著邊際的思緒。 記得和同學去大安森林公園的演唱會、椰林大道的舞會、舊體育館的迎新演唱會、甚至是第一次的迎新宿營和畢業旅行,有些片刻,就像照相一樣,一剎那就回到了那一刻跳舞、玩遊戲的瞬間。 以前別人問我台大的生活時,我往往會想要強調裡面的人的優秀、課程的紮實、資源的豐富等一般人想要聽到的面相。可是當我認真的回想起那段時光,浮上心頭的全部是那滿滿的歡笑、愚蠢的冒險、心動的時課、和那在校園裡踱步張望想要連結出自己的未來的景象。 即使到現在,我仍不確定台大如何改變我而成為現在的樣子,我只知道,我很幸運能夠進入台大,並和一群不凡的人經歷過那麼多的事物,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時光。 敬心裡那永不改變的輕狂台大人。